媒体关注
252018-10
大学生微电影现象

在刚刚兴起的微电影圈里,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,那就是新生代的思维,这是我从一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中得到的启发。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举办了一次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,邀请我参加大赛颁奖晚会和微电影论坛,并给选手颁发一等奖。


这次大赛搞得有声有色,设置了作品奖、剧本奖,还有音乐剪接等奖项。我观看了一些选手的作品。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:无拘无束,敢想敢拍,可以说是为所欲为。但是,基本上都没有遵循电影的拍摄规则来拍。尤其是在镜头的运用上,无章可循,最常见的同机位、同景别剪接随处可见,跳轴、越轴现象比比皆...毕竟这些学生不是专业学电影的,但是每部片子里都渗透着青春的活力,尽管是不太标准的镜头,但都流露着年轻人的激情。他们能够把想象到的东西都拍出来了,仿佛没有任何东西能约束他们的想象力。最有意思的是,大多数导演都担任着主演的角色,既是戏里的一号人物又是该片的导演。这些无拘无束的微电影无不渗透着他们的知识和追求。从选题上看,大多数都是校园题材。有的作品从立意上看还真的不错,通过校园里的故事反映当今的社会现象。从表演角度上看都比较新颖,敢于表演,毫无雕琢痕迹,是最朴实的表演方式。这种现象不可小视,因为这都是大学生的一种共性思维。 他们正值大学期间,正是在求知的过程中,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的瞬间都有可能在他们的作品中进发出来。后来我又看了一些其他大学生的作品,基本都是这样,当然,电影学院的专业作品除外。他们都想圆自己的电影梦,把自己所有的思想都装进了一部部的微电影里,我把这种现象称为“ 大学生微电影现象”。


大学生微电影现象是积极的,不能说发生这种现象以后,就停滞不前没有结果了。任何事情都是如此,就像电想刚刚出现时一样。从默片到蒙太奇手法的跳跃仅仅就是几年时间,都是这些敢想敢拍的人实现的。现在的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了。再想突破前进一大步,循规蹈矩的方式往前走,想突破就很难了。


在大学生的微电影制作里都有一个现象,就是很少有人使用三脚架拍摄,因为很多镜头都有点“晃来晃去”。要是按专业的电影来要求,可以说是不合格的。可是,我觉得这些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好,再说它也没有太影响画面。我在央视做过多年的综艺节目,也常常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个人在镜头前表演的单调问题,就是用镜头来回地旋转,增强一种动感。看起来比架在三脚架上一动不动地拍下去强多了。这不光是大学生拍微电影时才出现的现象,如今的热门电影《小时代青木时代》也是如此。还有一部电影,大家应该认真地看一看,就是张艺谋1997年导演的《有话好好说》,这部电影打破了张导的一贯手法,整个影片全部采用了晃动的手法。刚开始看的时候,感觉晃来晃去的有点不大习惯,看了一会儿也就适应了,反倒感觉这样的手法还是挺过瘾的。以往的多人对话,都是采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法,可是这部电影里的对话场面,全部采用了谁说话就摇到谁那里,说完话再摇回来的方式。乍一看好像和业余爱好者拍的手法一样,可是谁又能说张艺谋导演是业余的呢?很多事情就是这样,看人来评说,同样的手法要是业余的人用了,就会有人说太业余了,要是大导演之类的人用上了,太有创意了。这并不是表的好与坏或者是价值的问题,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。大学生微电影里的晃动可能是无意的,专业大导演们的电影里的晃动却是有意的。其实,有意和无意之间就差这么一点,谁又能肯定地说是这些大学生晃动镜头在先,还是那些专业的导演们使用在先呢?没有!说到这里,我就想起了一件在电影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事件。1899年,电影机刚刚发明不久,电影还没有进人剪接时代,还没有出现剪接师这个职业。在某次电影放映中,出现了一次错误,两个毫不相干的片段被接连放出。当时,很多人都没有在意,就觉得是放映员太大意了,怎么会出这样的纰漏呢!不过当时,有一个观众叫乔治.梅里埃,他是魔术师出身,他发现这两个毫不相干的片段连在一起,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——就好像是同时发生的事情一 样。他闭上眼睛,静静地沉思着:如果能把这些不是同时拍摄的镜头组合起来,肯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就这样,本来是一次发生在放映中的错误,被有心人发现了。于是,乔治.梅里埃做起了试验,他把不同场地、不同背景的镜头剪接到一起为一个故事服务。后来,他成了电影历史上的剪接第一人。




乔治.梅里埃

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再想想看,其实有很多规章、定义都是从无意识中演变过来的。这种无意识一开始可能被专业人员说得一钱不值, 但后来又会被那些专业大师拿来作为规章和教程,这都是电影发展中的真实故事。所以,我觉得不可忽现大学生现在所做的一切。他们今天的敢想敢做,所展现出来的一些形式,也可能就是我们明天的教程。就像我刚才说的乔治.梅里埃所做的这些试验,现在不都成了我们的电影规则了吗?没有这些敢想敢做的人,也就没有如今的发展了。


大学生在微电影里的表演方式非常随意,不像专业演员那样。也有人说这种表演方法是自我的一种表现。我想,那些一成不变的表演方式并不是我们想追求的目标吧。在世界舞台上的三大表演体系中,苏联的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,最重点的就是现实主义表演手法。此处所说的现实主义没有模式可循,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,很多动作都可以说是时代动作:在当时是针对舞台表演设计的,现在不是也变得与现实生活相似了吗?如今,中国的电影演员,大多数是从话剧演员中挑选而来的,说着干篇一律的“普通话”,带者股放浓的话剧腔,总有一些舞台上形体格式的表演方式。我觉得,这种话剧版的表演方式,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不少后遗症。因为我在话剧团工作过多年,也产生过改变话剧说台词方式的想法。当然,舞台上的形体语言还是必要的,毕竟是在舞台上表演,但电影里就不可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演了。大学生微电影的表演方式,不正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现实主义表演方式吗?表演也好,台词也好,无论是哪方面,回归现实,我认为是最好的方向,也是真实的表演方法。大学生在微电影中也正是这样,他们无拘无束,脑子里没有那些表演的规则和条条框框。这种现象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吗?其实不是。这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中的一种模式。大学生在表演中,没有刻意去追求,而是一种纯自然的原生态。在这次微电影大赛上,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,有人说这是无规章的为所欲为,也有人说这是年轻人的敢想敢干。其实,不管怎么说都没错。这种现象完全是血气方刚的自然流露,它渗透着一种捂都捂不住的激情。也许就是这些激情,真会促进微电影的发展呢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章摘自刘启武的《微电影时代》

  • 上海 SHANGHAI

    地 址: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951号零号湾1号楼501室

    联系人:程经理

    电 话:4008-030-620 159 0070 9938(微信同号)

    邮 箱:C24613326@163.com

  • 全国服务热线 SERVICE HOTILINE

    4008-030-620

    工作时间:09:00-18:00

    QQ:在线客服